【神药】阿司匹林走下神坛,预防心脏病、中风,有风险!
2022-04-27 19:33:29 阅读:4793次

一、百年“神药”阿司匹林

 

如果世上只有一种神药,那么它的名字一定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已应用上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一直被人们称为“神药”。

 

大剂量的阿司匹林有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用于发热、疼痛、风湿病的治疗。    

 

后来人们发现阿司匹林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形成。所以,现在阿司匹林最主要的用途是:小剂量预防血栓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等。

 

人到50岁以后,身体大多步入衰老阶段,身体的免疫、代谢等功能减弱,如“三高”(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病,无一不伤害着我们的血管,这就导致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心血管疾病的侵扰。

 

而阿司匹林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首选药物,自然被很多中老年人青睐,希望通过每天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许多医生也建议,50 岁之后可每天开始服用阿司匹林,以预防心脏病发作和中风。

 

 

二、预防心脏病、中风?阿司匹林走下“神坛”

   

虽然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机率,但它也会增加大脑、胃和肠道出血的风险,并且风险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近年来,不断有新证据证明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可能有害,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的“神话”早就被质疑了。  

 

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上,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的临床研究都显示,对于尚未出现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服用阿司匹林带来的副作用超过预防作用。

 

牛津大学的研究发现,患有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在服用阿司匹林7年后,心血管疾病风险只降低12%,而大出血风险却增加了29%。  

 

哈佛大学一项发表于《柳叶刀》上长达12年的研究指出,与服用安慰剂对照组的人相比,服用阿司匹林只让心肌梗死、中风、心血管原因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下降了4%。

 

 

研究结果发表在医学杂志《柳叶刀》上

 

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赞同,作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神药”,阿司匹林已经走下神坛。

 

就在不久前,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发表声明,不再建议 60 岁或以上人士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首次心脏病发作或中风。40至59岁的人只有在心血管疾病风险高的情况下才应服用,并需要咨询医生。专家总结说,超过 75 岁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不会带来好处。

       

 

推广阿司匹林十余年的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基于各项研究结果,也转变了态度。

 

FDA在官网上也发表了声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些数据不支持没有经历心脏病发作、中风或未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将阿司匹林作为预防药物,这种用途一般被称为‘初级预防’。对于这些人,阿司匹林带来的功效并不明确,但它造成的风险,如危险的大脑或胃部出血,却依然存在。”

 

 

三、什么人群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尽管阿司匹林有副作用,但对适用人群来说,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仍然有益处。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但是在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并不会发生聚集。一般只有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并且硬化斑块发生破溃时,才会激活血小板的聚集功能。    

 

简而言之,如果没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或者硬化斑块比较稳定、破溃风险不大时,服用阿司匹林没有预防疾病的作用。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反而会增加大脑、胃和肠道出血的风险。

   

所以,不建议健康人群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中风的发生,避免过度治疗带来不良反应风险。    

对于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脑梗塞等血栓性疾病的人,疾病复发的风险很高,服用阿司匹林的获益会更大。

 

所以,现在阿司匹林只建议用于已经患过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用于预防疾病复发,或是经医生评估,在未来10年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概率大于10%的人。

 

 

四、如何正确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发挥作用,阿司匹林在体内也会被逐渐代谢掉,若要维持药效,需要每天服用,才能持续发挥疾病预防作用。    

 

小剂量阿司匹林即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小剂量”指每天服用75mg~150mg之间。    

 

当阿司匹林的剂量低于每日50mg以下时,达不到抑制全部血小板的作用。当每日服用剂量大于150mg时,药效不会增加,但副作用会大幅增加。

 

所以,阿司匹林最常用的剂量是每日100mg。    

 

在医生指导下,如果有指征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就需要坚持每天吃。

 


疫情无情,身边有爱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

因疫情无法看病的困扰

蓝生脑医特别推出义诊活动

 

(具体活动内容见下图)

共迎花开时节,共待相见时刻

我们一起加油!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请谨慎阅读。

本文为平台原创文章,未经本平台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与本平台联系,并提供权属证明,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