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脑死亡】又被救回的少女,脑死亡=死亡吗?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2022-04-26 19:53:51 阅读:8812次

《生命的反转:急重症科医生手记》一书中有这么一个病例:一年轻女子失恋自杀,陷入了深度昏迷,大家一直认为是低血糖导致脑损伤,甚至接近脑死亡了,在大家准备放弃的时候,发现女孩是因为吃了过量安眠药导致了昏迷,并非真正的脑死亡,后来经过血液净化等治疗后,女孩清醒了。  

 

近日,发生的一则新闻跟上述病例神似,抢救过程更是惊心动魄,结局令无数人动容!

 

17岁的姑娘小雨因服药中毒深度昏迷,当地医院初步判断可能结局为脑死亡。眼看救治无望,悲痛欲绝的父母在器官捐献书上签了字。为不放弃挽救生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积极联络,小雨被转入该院重症医学II科,医护团队采取双重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的方法,唤醒了这个年轻生命。  

 

 

一、事件回顾

 

小雨今年17岁,4月4日上午11时左右,妈妈突然发现她昏倒在地上,呼之不应,赶紧送到医院抢救。

 

在做了CT和各种检查后,仍查不出小雨昏迷的原因。约2小时后,小雨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过心肺复苏抢救后,小雨恢复自主心率,但仍深度昏迷,无法自主呼吸。  

 

直到这时候,家属才在家中发现空药瓶,医生怀疑小雨可能是药物中毒。

 

医院多次对小雨父母下达病危通知书,并告知病人脑部没有复苏迹象,神经系统评分极低,初步判断可能结局为脑死亡。  

 

眼看救治无望,悲痛欲绝的父母表示,如果无法救治,愿意捐献女儿的器官,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女儿的生命。

 

于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过去看了病人,并且联系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II科主任,根据20多年的危重病临床经验判断,小雨很年轻,才17岁,心跳停搏发生在急诊科,心肺复苏抢救及时,同时考虑到昏迷原因是药物中毒,一定要先排除药物对意识的抑制性作用,再来评估脑复苏是否有成功的可能。

 

4月5日中午,小雨被转到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II科,该团队制定了诊疗计划,医生预估清除血中的残留药物应该能帮助患者苏醒,最终在双重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后,通过吸附的方式清除中毒药物。

 

在医疗团队持续不断的救治下,第二天(4月6日),小雨奇迹般醒了过来。

 

当天上午,小雨已经成功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经过严格查体、影像学检查和评分,未发现神经系统后遗症,已成功出院。

 

 

二、什么是脑死亡?如何判定?

 

脑死亡是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丧失,即死亡。诊脑死亡等于宣判一个人的死亡

 

大脑和脑干是人体接收信号和传出命令的“最高指挥官”,一旦大脑和脑干功能丧失,机体的其他器官将无法继续协同工作,也无法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 最终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各种脑干反射消失的临床死亡结局。

 

几千年来,心跳和(或)呼吸停止一直被认为是死亡的标志。然而,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呼吸机和一些药物的出现,使一些出现生命衰竭症状的病人仍然可以借助外力来维持基本的呼吸和心跳。

 

如果整个人脑确已死亡,脑干就不能发出神经冲动支配心跳、呼吸等活动,即使在呼吸机的辅助下,可以维持呼吸,但是最终所有脏器的功能将全部停止,死亡不可避免。

 

相反,如果脑功能尚有保存,即使心跳、呼吸短时间停止,经过积极抢救,病人仍有可能复苏、痊愈。          

      

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医学引入“脑死亡”的原因。

 

脑死亡等同于死亡。因此脑死亡的诊断需要非常慎重,当大脑或脑干的功能没有完全丧失时,都不能诊断为脑死亡。

 

【成人脑死亡诊断标准】:

 

1、判定先决条件

  1. 昏迷原因是明确的。
  2. 排除了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包括急性中毒、休克等。

 

2、临床判定标准 (以下三项必须全部符合)

  1. 深昏迷。
  2. 脑干反射消失。
  3. 无自主呼吸。

 

3、确认试验标准 (以下三项至少两项符合)

  1. 脑电图(EEG):EEG显示电静息。
  2.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LSEP):正中神经SLSEP显示双侧N9和(或)N13存在,P14、N18和N20消失。
  3.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TCD显示颅内前循环和后循环血流旱振荡波,尖小收缩波或血流信号消失。

 

脑死亡判定时,至少两名临床医师同时在场(其中至少一名为神经科医师),分别判定,意见一致。 医生需通过详细查体和辅助检查才能最终确认患者大脑和脑干无功能。

 

 

三、本文案例带给我们的思考

 

1、生活中应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小雨为什么会吃这么多药,是不是自杀?据相关信息,小雨正上高三,是否学习压力过大?小雨是否有心理疾病,如抑郁症?平时生活中,家属也要注意及时心理辅导(可惜的是,很多时候家长才是最需要心理辅导的那个)。

 

及时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做好沟通和疏导,从根源上避免悲剧发生,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2、如果呼吸、心跳骤停,发生在家里或者院外,后果不堪设想!

 

小雨是何其幸运,在她服药昏迷后没有马上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而是送到医院2小时后才发生的。急诊科医生立即给予了胸外按压、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抢救及时,最大程度保障氧供,并没有完全中断血流。

 

假如病人是在家里、院外发生心跳骤停,又没有人能及时给予心肺复苏,超过4-6分钟,大脑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死亡,就真的会发生脑死亡了。即使拨打120,救护车赶到现场,都不止10分钟了。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全民普及心肺复苏术非常重要!建议把心肺复苏术作为一门学科技能,纳入学生教育项目进行考核。

 

只有全民普及心肺复苏后,当身边有人倒下,心脏暂停时,自己就可以抡起袖子直接心肺复苏了。

 

这个案例中,小雨能被救治过来,前面的急诊科医生及时、专业的心肺复苏抢救是关键,如果没有及时心肺复苏,就没有后面ICU医生所做的努力成果。

 

所以,小雨出现心跳、呼吸暂停,有了前面及时、高效心肺复苏,才有后面的抢救空间。

 

 

3、小雨最初被判定为脑死亡,是否妥当?

 

前面讲到过,脑死亡的诊断是非常严谨和慎重的。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程序,一般来说,医生不会轻易下脑死亡的诊断。

 

 

脑死亡的判定过程复杂,需要可靠、严谨的分析与证据,以免错判。首先得有脑死亡判定的先决条件,其中就有一条:排除了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包括急性中毒、休克等,包括药物中毒。

 

本案例中,病人服用了大量药物,这是必须要考虑的。

 

不管当时医生出于什么原因考虑,诊断脑死亡我觉得有些草率。作为非医学专业的我们,多知道些医学常识,是有必要的。

 

事实也证明,小雨是因药物中毒导致昏迷。经过双重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这两种血液净化方式来清除血液中的残留药物后,小雨第二天就清醒了,并且恢复得非常快,当天就脱掉呼吸机,拔掉气管插管。

 

病人能活过来,而且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太好了,祝福她!为所有的医务人员点赞!同时希望这个不幸中又万幸的小姑娘,好好活下去,生活中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


疫情无情,身边有爱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

因疫情无法看病的困扰

蓝生脑医特别推出义诊活动

 

(具体活动内容见下图)

共迎花开时节,共待相见时刻

我们一起加油!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请谨慎阅读。

本文为平台原创文章,未经本平台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与本平台联系,并提供权属证明,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