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难治性癫痫?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目前我国约600 万以上的癫痫患者,每年新发癫痫患者 65 万~70 万,大约 25%为难治性癫痫。虽然目前癫痫的诊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数量却在日益增多。广义难治性癫痫是指使用目前的抗癫痫药物(AEDs)规范治疗,不能终止其发作或已被临床证实是难治的癫痫及癫痫综合征。
难治性癫痫具有慢性、顽固性、难处理性、药物抵抗性以及药物不敏感性的特征。我国的难治性癫痫诊断标准为:要求同时满足以下的患者可优先考虑为难治性癫痫:
1、应用适当的 AEDs 正规治疗且药物浓度在有效范围内;
2、频繁的癫痫发作每月至少 4 次以上;
3、观察 2 年以上癫痫发作仍不能控制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4、无颅内占位及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二、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难治性癫痫?
早期识别和诊断难治性癫痫是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那么,难治性癫痫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1)药物治疗。
癫痫的典型特征是没有任何明确原因大脑中的神经元的异常活动引起的反复痫性发作。 AEDs 治疗可以使大多数癫痫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在最近几十年中,一些安全性更好的新型AEDs 被引入市场,更好地控制了癫痫的发作,特别是对那些难治性癫痫患者。因此,现在认为新型的AEDs 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方法。如:托吡酯、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唑尼沙胺、普瑞巴林等。
1、托吡酯:是一种新型广谱抗癫痫药。托吡酯对 1~24 个月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婴儿有效,且安全性好。对于成年人,托吡酯是难治性癫痫发作持续状态的添加治疗,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或并发症。
2、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和耐受性较好,该药作为添加治疗可减少各类型癫痫的发作频率,对部分性发作最有效,且对儿童有很好的耐受性。
3、唑尼沙胺:辅助治疗各种儿童难治性癫痫。
4、普瑞巴林:可补充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
(2)非抗痫药的治疗。
对单用或者联合抗痫药物治疗不满意的难治性癫痫,可选用非抗痫药物进行治疗如氟桂利嗪、金刚烷胺、丙种球蛋白及维生素。
1、金刚烷胺:金刚烷胺已被证明对失神发作和肌阵挛型发作有效。
2、氟桂利嗪:是难治性癫痫的一个添加治疗
3、丙种球蛋白:高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可能对儿童难治性癫痫有益
4、维生素 E:能够通过清除自由基起到辅助抗儿童癫痫作用。
5、维生素 B6:大剂量口服维生素 B6 辅助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有效、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3)饮食疗法
1、生酮饮食:指的是高脂肪、低蛋白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已成功地用于治疗难以控制的癫痫患者。生酮饮食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影响丙酮的代谢进而影响 K+通道。其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功能紊乱,体重减轻和疲劳。生酮饮食缺点为限制卡路里、液体和蛋白质。
2、阿特金斯饮食:要求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而可以吃高蛋白的食品,即不吃任何淀粉类、高糖分的食品,而多吃肉类、鱼,其核心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该饮食疗法可以生酮却避免对卡路里、液体和蛋白质的限制。阿特金斯饮食法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对儿童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的替代治疗。
(4)物理疗法
1、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是将一脉冲发射器植入患者胸前皮下组织,其电极与迷走神经相连,通过刺激迷走神经以控制痫性发作的一种治疗方法。VNS 的主要副作用有声音嘶哑和咳嗽。VNS 治疗难治性癫痫是安全有效的,其治疗时间可能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
2、脑深部刺激(DBS):是控制难治性癫痫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药物治疗不能达到满意控制的癫痫发作,或不符合手术切除癫痫灶的难治性癫痫的患者均可以受益于DBS。最常用的DBS立体定向目标有丘脑前核、丘脑底核、丘脑中央内侧核、海马、杏仁核和小脑。目前DBS被认为是一种对成人及青少年各种类型癫痫均有效的方法。其副作用的发生可能与植入的电极及与刺激本身有关。
(5)手术治疗
难治性癫痫患者经联合药物治疗仍不能控制发作且脑内病灶部位明确者,可采用手术治疗。通过切除致痫灶,切断放电途径或刺激其抑制结构达到阻断痫性发作。目前常用的手术有新皮层切除术、海马切除术和前颞叶切除术等,外科手术常用于颞叶癫痫患者。
(6)心理行为治疗
众所周知,癫痫发作的诱因很多,过度精神紧张和焦虑均可诱发。通过心理咨询、安慰和精神放松等方法有可能减少癫痫发作。
对神经科医师来说,难治性癫痫的诊治仍然极具挑战,不仅是因难治性癫痫的诊断和治疗相对复杂而精细,而其明确诊断仍有赖于人们对该疾病的充分认识和科学的识别。同时也离不开广大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积极探讨和深入研究。目前难治性癫痫的诊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部分药物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长期疗效有待更多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实验进行证实。相信随着更多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和临床实验结果的证实,难治性癫痫的诊治会得到进一步完善。
参考资料:
[1]孟曙庆, 张洪. 难治性癫痫的治疗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 7(015):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