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往往不停地将负面情绪往心里埋,直到再也装不下后溢出、爆发。因此,针对抑郁症状的护理主要是两个方面。
首先就是要鼓励患者抒发内心体验。在与抑郁患者交流沟通时,需要具有高度的耐心和同情心,要能理解患者痛苦的心境。在与患者交谈时,应保持一种稳定、温和与接受的态度。
可以适当放慢语速,给患者足够的反应和思考的时间,并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述说,不可表现出不耐烦、冷漠,甚至嫌弃的表情和行为。与患者交谈中,应避免使用简单、生硬的语言或作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尽量不使用“你不要…”、“你不应该…”等直接训斥性语言,以免加重患者的自卑感。也不要过分地认同患者的悲观感受,如“看你的样子真是够痛苦的”、“我要换了你,也会一样痛苦”等话语,避免强化患者的抑郁情绪。
交流中应努力选择一些患者感兴趣的、较为关心的话题,鼓励引导他们回忆以往愉快的经历和体验,用讨论的方式抒发和激励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缺乏情感反应的,孤独的抑郁患者要维持一种温和、人性的照顾,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必须具备足够的耐性,并始终坚信患者在我们的帮助下能够改变过来。
抑郁者在做出自杀选择时,反而比较平静,因为在他们自己看来,还有最后一条路可走。感到绝望的患者会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手段、利用各种工具,寻找各种可能的机会采取自杀行为。此时若仅凭一些限制性的措施来阻止其自杀行为,是较为被动的,难以奏效。应在平常的沟通中不回避地谈论有关自杀的问题,谈论自杀对个人、家庭、他人的影响。相比之下,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接触、沟通来打消或动摇、缓解其死亡的意念,对于预防自杀更具积极意义。
在与患者语言交流的同时,还应重视非语言沟通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眼神、手势等方式表达和传递对患者的关心与支持。有时静静地陪伴、关切爱护的目光注视、轻轻地抚摸等非言语性沟通,往往能够使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从中感受到关心和支持,能对患者起到很好的安抚作用。
另一方就是要积极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协助其建立新的因应技巧。抑郁症患者的思维方式总是呈现出一种“负性的定式”,总是认为周围的一切事物对自己不利,都是自己的无能和无力造成的。对此我们应设法减少患者的负性思考,并帮助其认识到这些想法是负性的、消极的。
同时还应努力使患者多回忆自己的优点、长处、成就,描述患者最成功的,取得辉煌业绩的经历,以此来增加他们的正性思维,尽可能地为患者创造正向的、积极的场合和机会,减少患者的负性体验,改善其消极的情绪。
还要积极地创造和利用一切个体和团体人际接触的机会,协助患者改善以往消极被动的交往方式,逐步建立起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加社会交往技巧。
改善患者处处需要他人关照和协助的心理,并通过教育学习、行为矫正训练的方式,改变患者旧有的因应观念,树立起全新的因应技巧,为其以后适应社会,独立处理各种事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
[1]搜狐《乔仁梁被曝因抑郁症自杀!如何走出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