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出血性脑梗死?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 HI)是脑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指在脑梗死期间,由于缺血区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灌注,导致的梗死区内出现继发性出血。脑CT扫描或脑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显示,在原有的低密度区内出现散在或局限性高密度影。这种现象称之为出血性脑梗死或脑梗死后脑出血。
近年来由于抗凝与溶栓治疗的广泛应用,以及CT、MRI等影像学检查的普及,关于出血性脑梗死的报道逐渐增多,已引起了临床上的重视。复查颅脑CT对于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至关重要,故临床上大面积脑梗死者,应常规在2周内复查颅脑CT,有条件者可行颅脑MRI检查。
二、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出血性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动脉闭塞后,在其供血区梗死的基础上梗死灶内血液漏出而继发出血,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均为其危险因素,其中以大面积脑梗死、房颤脑栓塞、抗凝治疗所致出血性脑梗死更为常见。
1、“栓子迁移”和血管再通
出血性脑梗死半数以上是由心源性栓塞引起,当心律骤变时可致多种心脏疾病的栓子脱落引起脑梗死,脑血管被栓塞后,由于正常纤溶机制影响,栓子随即破碎、崩解,加之脑缺血后造成的代偿性远端血管扩张,使栓子随血流向闭塞血管远端迁移,此时远端的血管已发生缺血、坏死,当血管再通,血液重新灌注时,在强力动脉灌注压的影响下易继发梗死区血管破裂出血。
2、大面积脑梗死
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与梗死面积呈正相关,梗死面积越大,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的几率越高。大面积脑梗死常伴有明显的脑水肿,使周围血管受压、血液淤滞,水肿消退后,水肿压迫损伤的血管重新灌注,因长时间缺血、缺氧,脑血管通透性增强,易发生渗血及出血。
3、抗凝和溶栓
抗凝治疗是被动地使机体增加肝素或类肝素物质,以加强抗凝过程,阻止凝血或血栓。溶栓是指溶解血栓内的纤维蛋白。在治疗时这些药物可以干扰正常的凝血机制导致脑出血,甚至全身出血。
其他发病原因如:颞叶沟回疝形成过程中压迫大脑后动脉,引起颞叶下部出血性脑梗死;静脉窦血栓引起散在的血管渗血;凝血因子缺乏等原因也容易导致出血性脑梗死。
三、发病时间
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早发型常与栓子迁移有关,临床症状突然加重,而迟发型大多与侧支循环有关。出血性脑梗死的预后与发病时间有关,早发型7天内病死率高,幸存者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严重;迟发型则病死率低,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轻。鉴于上述情况,7天内发生的出血性脑梗死称为高危阶段。
四、临床表现
脑梗死患者在病情稳定或好转时,突然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可能已发生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有诊断价值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等。故脑梗死患者在病情恢复期及病情突然有改变时,应做颅脑CT以明确诊断。
参考资料:
[1]苏楠. 脑梗死出血转化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D]. 郑州大学, 2013.
[2]刘旭, 匡涛, 雷琳,等. 出血性脑梗死发病机理及治疗探讨[J]. 当代医学, 2011, 1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