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脑主要由四根血管供血,分前后循环,其中两根颈动脉负责大脑前3/5(即前循环)的供血,另外两根椎动脉负责大脑后2/5(即后循环)的供血,一旦脑血管发生闭塞或破裂出血,即可出现中风。
一、中风的表现多样
中风又称为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脑梗死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脑供血障碍,导致局部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会出现相应脑神经受损的表现,占我国脑卒中的绝大多数。脑中风致残、致死率高,是中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二、脑损伤的表现
中风时,不同的脑损伤区域会产生不同的症状,如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感;一侧面部有麻木感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有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眩晕伴呕吐;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或呕吐;意识不清或抽搐。
三、及早抢救
一旦符合上述情况,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前往医院。如出现一侧肢体完全瘫痪,凝视,不能言语,意识不清,则表明病情严重。脑梗死早期溶栓时间窗在发病4.5小时内,取栓时间窗在发病6小时内,相比之下,脑出血达一定量则需紧急开颅手术,越早治疗恢复越好。
此外,因脑出血、脑梗死及一些非血管性疾病(如脑肿瘤)等均会导致同样的表现,这时急诊头部CT检查则是必要的,可帮助鉴别。如需进一步明确病因,还需查头部磁共振、抽血化验、完善心脏及脑血管检查等。
四、小中风可发展为中风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是由于大脑局部短暂性缺血引起的暂时性神经损伤,表现为突发短暂的一侧肢体无力、麻木、面瘫、舌瘫、言语不清、感觉障碍、偏盲或黑矇、眩晕、视物双影等。小中风和中风的症状类似,但小中风症状的持续时间是短暂性、一过性的,短则数分钟,长则不超过24小时,一般不超过1小时。小中风可反复发作,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部分会发展为脑梗死,尤其是发作间隔时间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延长、症状逐渐加重的,很可能进展为脑梗死,应引起重视,及时送医治疗,并查明原因。
五、避免中风,重在预防
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病等基础病,还有吸烟、酗酒、缺乏锻炼等。我们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来预防脑卒中,达到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的目的。
六、日常生活
饮食上,每日多吃蔬菜、水果,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平时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还需减重,戒烟限酒等。
七、治疗基础病
高血压患者通常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伴有糖尿病或肾病者,一般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人(>65岁)的收缩压一般应降至150毫米汞柱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糖尿病患者应安全平稳控制好血糖。高血脂者通过生活方式未能将血脂达标时,需增加药物治疗。脑梗死风险高者可考虑口服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预防。脑动脉重度狭窄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心房颤动者也应进行专业治疗。
参考资料:
[1]董德保. 浅谈小中风的辨证论治及预防[J]. 中国民间疗法, 2005, 13(6):2.
[2]高庆通. 小中风的辨证论治[J]. 新中医, 19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