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简介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位于天津西南方位,是一所以器官移植、急救医学、耳鼻喉学科为特色,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与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始建于1942年,原名天和医院,后与中纺医院、邮电医院、恩光医院合并,于1956年更名为“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医院拥有床位1500多张,47个临床专业科室,其中5个国家重点临床专科、3个市级重点专科,6个市级研究所,拥有卫生部危重病急救医学重点实验室和临床医学博士后工作站。医院年门急诊病人200万余人次。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卫生技术人员2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450人,特贴专家34人,为国家级天津市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7年签约成为南开大学附属医院,承担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大学医学院等六所高等院校的理论授课和临床带教工作。十二五以来,共获批各级课题278项,其中国家级课题61项,取得科研成果265项,获批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各级科技奖项22项。 器官移植中心成立于1998年,在我国知名器官移植专家沈中阳教授的带领下,已发展成为学科规模与专业分工兼备,特色技术与服务理念并重的临床移植研究中心。是我国可同时开展成人及小儿肝脏、肾脏、心脏、胰腺、肺脏、小肠、胰岛细胞以及眼角膜移植的大规模器官移植中心,拥有床位200余张,工作人员300余人,累计完成肝移植手术突破万例,肝移植术后生存率达先进水平。先后协助22个省市近70家医疗单位开展首例肝移植。创立了移植相关乙型肝炎综合防治体系,使移植后乙肝再感染率从80%以上降至5%以下,使肝移植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从2-3年延至长期生存,并牵头制定了该领域指南,突破我国肝脏移植瓶颈,为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做出开拓性贡献。 重症医学科是1974年由我国中西医危重病急救创始人王今达教授创建的急救医学研究机构,提出的“菌毒并治”新理论及脓毒症中西医结合“四证四法”治疗原则,至今具有指导意义。拥有卫生部危重病急救医学重点实验室,创办了《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国家级杂志,对脓毒症,多脏器衰竭患者的救治已达到先进水平,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助,是天津市重点学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我国耳鼻喉专家林必锦教授于上世纪50年代创建,1989年建立天津市耳鼻喉科研究所,在国内达到先进水平。是天津市重点学科、国家人工耳蜗植入及内诊镜培训中心,学科设耳、头颈、鼻、鼻眼-颅底、鼾症,嗓音等8个临床亚学科及聋病、眩晕、鼻功能、嗓音、睡眠呼吸等12个研究室和检查室。在国内较早开展了保留喉功能的喉癌和下咽癌手术、喉部分或全切手术。 心脏科、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消化科、普通外科、产科、妇科、泌尿外科、新生儿科、风湿免疫科、生殖医学科等众多科室发展势头良好,整形与烧伤外科、骨科、急诊科等在多次重大抢险救灾中承担危重伤员的救治工作。 医院在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变、大血管病变、脑血管病介入及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股骨头坏死和血友病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整块法钬激光剜除膀胱肿瘤、显微镜下取精术、全膀胱切除再造、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和支架内再狭窄、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等技术处于天津市先进水平。 医院与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是京津冀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互认医疗机构之一。先后获全国胸痛中心、天津市脑卒中中心认证,是天津市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国家临床药师和师资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医院运用互联网跨界融合的理念,构建“三医联动”的患者便捷就医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创新融合,创建多维度的患者服务体系。运用“互联网+”思维建成具备移动医疗、移动办公,区域协同、远程会诊、电子处方流转等功能的互联网医院。 医院拥有世界先进的设备,国内及国际交流合作广泛,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梅奥医学中心、纽约大学医学院、UCLA、芝加哥大学等众多国际知名机构保持长期友好合作交流。医院拥有天津市国际诊疗中心,承接在津外宾的医疗保障,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十佳爱婴医院”、“第四届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天津赛区的定点医院等多项殊荣。医院新址位于天津市西南侯台风景区,主楼单体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设置床位2000张。 前景可待,未来可期,一中心人将始终坚持“生命之托质量为本”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携手共进、融合创新、锐意进取,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